文章出處:親子天下  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62149

 

獎勵、懲罰天天在家中上演,我們試圖藉此加強、觸發孩子的好習慣;也希望減弱、打壓不好的行為,為何效果總是有限?

獎勵方式:集點

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宥媽從小宥五歲開始就使用集點制度。準時刷牙一點、做家事一點,小學後,七點前寫完作業一點、九點上床一點,集到規定點數可以換禮物,所有行為都可以「兌價」。有天,宥媽和七歲的小宥搭火車,小宥在車上大聲玩玩具、講話,她要小宥降低音量,小宥問:「我降低音量可以得到什麼?」

大孩子要給社會性獎賞

親職專家楊俐容提醒,並非所有父母期待的行為表現都可透過集點養成,它適用於:

1 對某行為有動機、有能力,但沒習慣時。例如孩子想要練琴,但每晚總是拖拖拉拉。

2 不複雜的行為建立或改善。循序漸進,一次只改變一個行為。

3 沒有原始誘因的習慣建立。例如閱讀和做家事等沒有「原始喜悅」,當孩子做了就給一顆糖,因為閱讀老是和糖在一起,他因為喜歡糖也會漸漸愛閱讀。

集點獎勵要成功,必須:

★及時回饋。

★規定要說到做到、言出必行。

★行為目標要明確,一次著眼一個行為。

★獎勵物要是孩子在乎的:給三歲的孩子糖果很有效,但是十五歲的孩子對糖果就嗤之以鼻。

★低年級用代幣式與物質的獎賞愈有用,但是愈往高年級,要偏重社會性獎賞,激發內在動機。

 

 

獎勵方式:讚美

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親職專家、也是幼兒園教師的李坤珊分享五歲小諦的故事。小諦有次拿來一個自認為寫得很好的「a」給李坤珊,她讚美:「哇,你的這個『a』,是你寫過最好的一個!」這個讚美非但沒有激勵小諦,反而使他更拒絕提筆寫字。有天小諦在畫圖,用心畫身軀、五官,在努力畫完兩隻大耳朵後,他把用具收好,對同伴說:「我不想畫了,不然我又會畫錯。」

被誇聰明反而害了孩子

在《教養大震撼》一書提到「誇聰明還是誇用功」的經典實驗。史丹福大學學者卡蘿.杜薇克(Carol Dweck)找了小五學生,在實驗第一輪,每個學生都接受同一份簡單的測驗,測驗後研究員告知得分並讚美。有些是:「你一定很聰明。」有些是:「你一定很用心。」實驗第二輪,學生可以自己選測驗。被誇用心的學生;高達九成選擇較難的測驗;被誇聰明的,則大多數選擇簡單的。

第三輪測驗,大家都考同一種,非常難,學生都考得很糟。被誇用心的覺得是自己不夠投入,被誇聰明的覺得自己一點都不聰明。第四輪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,被誇用心的學生比第一輪進步三○%,被誇聰明的則退步二○%。

實驗指出,當讚美強調的是努力,孩子會覺得成功操之在我;若強調的是天賦(聰明、漂亮等),不但讓孩子覺得成功不是操之在我、看輕努力的重要,也不知如何面對挫折。

獎勵方式:啟發動機

當你遇到類似狀況……

小五的小杉下課後沒有補習,回到家作業可以在半小時內做完,隔天就算有考試,也都可以拿到八、九十分。扣掉處理學校作業的半小時,小杉通常整個晚上都在養蟲:竹節蟲、鍬形蟲。杉媽不禁抱怨:「我晚上不排補習是為了讓他有多點時間自主學習,可是他卻對學習完全沒樂趣,根本就是敷衍。」

獎勵可能澆熄熱情

《動機,單純的力量》一書中提到兩個心理學家在幼兒園做的實驗。

實驗將小孩分成三組。第一組是「預期得獎」組。研究人員把獎狀給孩子看,告訴他們只要畫畫就會得獎。第二組是「意外得獎」組,研究人員只問想不想畫畫,畫了下課時會拿到獎狀。第三組是「無獎」組,研究人員沒有答應給獎,下課也沒有獎狀。兩週後,老師在自由時間將圖畫紙和彩色筆準備好,研究者暗中觀察孩子發現,「意外得獎」組、「無獎」組跟之前一樣喜歡畫畫;「預期得獎」組卻意興闌珊,大幅縮短畫畫時間。

 

這個實驗得到兩個關於獎賞的結論:

1 事先的獎賞會澆熄孩子原本的創作樂趣,讓玩耍變成工作。

2 對於本來就有樂趣的工作,若真的要使用獎勵,使用「意外」的獎勵會比較好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esresour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