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曾意清(特殊教育個人工作坊)

數學篇

  正當「九年一貫」在臺灣教育界的各角落掀起一陣熱潮時,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也不遑多讓的致力於教學綱要的重整,以及教學方式的改變。不過我們進行得較為平順,因為在特殊教育班級工作的老師們,早已經習慣於專長分工的學群工作方式,以及自行編輯教材的工作,來因應特殊孩子們的個別化學習需求。


  九年一貫課程的宗旨,是希望培養孩子「帶得走」的能力,而不是「背不動」的書包。同樣的,對於特殊教育來說,這個前提會比任何的教學目標更為重要,是一個值得我們斟酌的課題。

  特殊孩子在學習上比普通孩子遲緩,在很多抽象思考和生活情境的認知方面,總是似懂非懂,任憑老師反覆說明,或用各種方式體驗,仍無法達到令人放心的理解程度。所以在編輯教學材料時,老師應該更為慎重,選擇孩子生活上迫切需要的內容,並且儘量和孩子周遭的情境互相配合,教學才能落實在孩子的生活之中,讓他們順利適應未來的社會環境。換句話說,教我們的學生「如何生活」,會比教他們「學到多少知識」來得重要多了。

  舉例來說,在課堂上反覆演練數學的加減運算,得花掉許多珍貴的時間,孩子也許會算「15+12=27」,卻不見得可以到便利商店買一瓶十五元的飲料和一個十二元的麵包,再付給老板二十七元。好一點的狀況是,孩子在課堂上會拿二十七元的硬幣給老師,但到了商店,卻可能無法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堆零錢,然後數二十七元拿給老板;因為在教室裡的錢幣可能是觸感不同的塑膠代幣,而且是平放在桌上練習。在實際購買物品的情境中,會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狀況,孩子如果沒經過實際體驗,學習適當的處理方式,可能會處處碰壁,無法有彈性的解決問題。

  我們常可以看到許多不識字的老奶奶,到了菜市場,秤斤論兩誰也騙不了她,就是因為她們從生活中累積了太多處理的經驗和預防的措施。

  如果在教室中學習了簡單的運算方法,也能分辨使用加法或減法的情境了,就能帶著孩子到實際的情境中練習(例如學校中的福利社,或住家附近熟識的便利商店,就是很好的情境教學的資源),孩子一定可以得到更實用的生活技能,也比在作業單上反覆練習應用問題要來得切合實際。或者,教師或家長也可以把教學情境布置得更像商店一些,例如,練習購物的活動時,商品的陳列或標價方式,可以儘量仿照熟悉的商店,甚至打上類似的商標;練習的錢幣儘量使用實際的錢幣;購物的流程模擬一些常見的狀況等,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把課堂上的學習,移到一般的生活情境之中。

  在課堂上學習了點數物品或圖片的技巧,如果也能設計互相配合的使用情境,孩子會覺得更有趣,渾然不覺得是在上正式的課程。例如,設計一個「招待客人」的主題,學生可以學著點數人數,再點數一樣數目的杯盤或點心,準備一樣數目的拖鞋,來學習做稱職的主人,然後賓主盡歡的享用點心。這樣的方式是不是也很有趣呢?

  如果課程是學習用尺量出簡單的長度,可以請學生量一量自己腳板的長度,然後和家長一起去挑選適當大小的鞋子。學習了最基本的認讀數字,也可以練習依照老師寫好的家中電話號碼,用公用電話的按鍵來練習,打通了還可以和家人簡單寒喧,同時達到了認數字、打電話和會話練習的功能,是不是一舉數得?

  什麼是特殊孩子們「帶得走」的能力?我覺得應該就是「快樂學習」和「獨立生活」的能力吧!

<本文轉自http://www.mdnkids.com/specialeducation/detail.asp?sn=89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mesresour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